德国家庭暴力案件为何增加

时间:2023-07-23 09:59:21来源: (光明日报

  如今越来越多带孩子的“奶爸”出现在德国柏林街头,似乎秀足了家庭和睦和夫妻恩爱。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经济发达的德国在处理家庭问题时也会更加文明,但日前最新发布的德国家暴问题报告却打破了不少人的认知。

  
 这份由德国联邦内政部长费瑟、家庭部长鲍斯和联邦刑事警察局局长明希共同向媒体发布的关于去年德国家庭暴力情况的报告显示,2022年,德国有近25万人成为家庭暴力受害者,这一数字比去年增加了8.5%。过去五年,家暴受害者总数增加了13%,其中发生在伙伴之间(婚姻和同居关系)的案件大约每天发生432起,总数为157550起,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9.4%。其中大多数案件是人身伤害,其次是威胁、胁迫、非法跟踪、性侵犯和强奸。80%案件的受害者是女性。报告称,30至40岁的女性最容易遭受来自亲密伴侣的暴力。69%的受害者是德国公民,但外国人,尤其是来自土耳其、波兰和叙利亚的女性遭遇家暴案件的数量增长很快。有德国媒体称,在德国,对女性最危险的地方或许就在自己的家里,她们被殴打或者受到精神虐待。更有甚者,几乎每3天就有1名女性被其伴侣或者前任杀害。

  上述数据仅包括报警后被记录下来的案件,由于家庭暴力通常发生在私人空间,受害人也常常羞于启齿,因此大量的家暴案件并不为人所知,也无法出现在统计数据中。鲍斯解释说,即使在最严重的暴力事件发生后,仍有三分之二的女性受害者选择沉默而不是报警。在针对这些未被报告的“黑洞”案件的调查过程中,多达四分之一的女性表示其早已是家暴的受害者。“官方发布的数据只是家暴的冰山一角”已成为共识,北威州刑事警察局2020年的一项调查甚至显示,由家暴造成的身体伤害案件仅有2.4%被起诉。

  为此,本月起,德国内政部、家庭部和联邦刑事署共同启动了一项名为“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状况、安全与压力”的研究,以弄清德国家暴的基础数据。研究将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对全德国范围22000人进行抽样调查,其中包括与15000名16岁至85岁的受访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并对7000人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该报告的第一批结果将在2025年提交。调查的重点之一是收集伴侣关系中的暴力经历,此外还将听取警察、医生、法院和受害者支持组织的经验。此次调查还将特别关注具有移民背景的人员,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结果。费瑟表示,研究结果将为更准确地制定家暴受害者保护措施提供支持。

  家庭暴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在勃兰登堡州妇女庇护所网络办公室担任协调工作的马伦·库斯特说,我们的社会文化仍然停留在旧的角色模式中,不愿意承认父权社会针对女性的结构性暴力。国际培幼会发言人察哈尔认为,即使在今天高度发达的德国,“传统的角色分配仍然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和人们的头脑中”。根据德国冯克报业集团的报道,民调反映,在德国很多男性的头脑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和对女性“家庭主妇”的刻板印象仍根深蒂固。52%的受访者认为,男性在家庭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就是挣钱,而女性则应做好家务。在德国,女性的平均收入在今天依然比男性低18%。女性工人即使在相同的资历下,也会比男性少赚7%。

  德国媒体不久前报道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德国有三成18岁至35岁的青年男子认为在家打老婆理所应当。他们认为在同配偶发生争吵时,一气之下“动手”是可以接受的。34%的人声称曾有过动手殴打女性的经历,他们的理由竟然是“为了让对方产生敬畏之心”。

  德国男性论坛的专家喀斯内尔对德国媒体表示:“竟有三分之一的男性认为动手打老婆无可厚非,不值得大惊小怪,这才是问题所在。”他认为,虽然很多男性表示愿意促成男女平等,反对性别偏见,但他们并不愿意真正为此付出实际行动。专家称,德国签署了旨在打击家暴的国际条约,有义务达到相关标准,但目前显然没有做到。德国反家庭暴力相关法规已经实施20余年,但仍没有被严格执行。例如,按规定施暴者必须被带走,远离受害者,但实际上经常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而不了了之。

  费瑟强调,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不应是女性单独面对的问题,也绝不是个人的命运问题,而是影响整个社会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应对。她呼吁女性不要因为遭受家暴而感到羞愧,要打破沉默,揭发暴力行径。她认为,不应给施暴者第二次机会,谁第一次实施家庭暴力,谁就应被驱逐出共同住所,不能总是让受害者离家躲难。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未来也有可能给施暴者戴上电子脚镣,以确保其不能靠近受害者及其子女的活动区域。

  作为救助措施,德国针对家暴设有24小时多语种热线电话,还有一些机构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各地设有为遭受家暴的女性提供的庇护所,让她们及其子女可以暂时寻求保护。然而,目前庇护所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专家称,建立更多的庇护所固然有帮助,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公众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问题,认识到家暴是不可接受的。另外,德国也需要制定国家战略,以有效应对这一社会问题。(光明日报)